京8024辆渣土车在线监控 告别渣土车“裸奔”遗撒时代
分享到:
| | 我要举报

一车飞驰驶过,立即尘土飞扬。在不少市民眼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俗称“渣土车”)既破坏了市容环境,又给交通添了安全隐患。从去年7月开始,多个部门连出重拳,针对渣土车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8月13日晚,随着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上线,北京市已更新改造的8024辆渣土车全部实现在线监控。手持终端、快速定位、准确查询,渣土管理大数据的建立让本市正在逐渐告别渣土车“裸奔”遗撒的时代。记者前天夜里跟随联合检查组体验了试运行平台支持下的高效夜查。

20时15分
三网合一监控全市渣土运营
位于灵境胡同的市市政市容委主楼7层的指挥调度中心内,整整一面墙的大屏幕被分割为三块区域。左侧最大的显示区域里是一张全市电子地图,上面密布着粉色、绿色的小五角星,右上角还有一个数字2285。右侧显示区域里则分别是交通运行即时图像和出土工地的监控图像。
一侧的电脑旁,市市政市容委环卫处副处长冯坤用鼠标随机点五角星查看资料,“过去我们管渣土车主要靠腿,现在电脑24小时都能监控。”原来,这套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囊括了渣土车运行监控系统、市住建委的出土工地监控系统和市交管局的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全市已更新改造的8024辆渣土车,依托的是每辆渣土车的车载北斗定位装置,数字2285表示正在运营的车辆,绿色五角星表示车辆苫盖已闭合正常运行,粉色五角星代表此车正在敞篷“裸奔”。随意点开一个五角星,车牌号、相关手续是否齐全、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等信息一目了然,每30秒刷新一次确保了信息的及时准确。
此外,这套系统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通过指挥中心、车载系统、手持终端均能进行定位查询,快速而方便。“从源头工地到运输车辆,再到道路监控,及时准确,全网覆盖无死角。”冯坤说。
22时04分
监控车移动查渣土违法运输
一辆考斯特车飞驰在莲石路上,车顶上的警报器、视频探头、照明系统格外显眼。车厢里电子显示屏正在和指挥大厅的系统进行对接,市政市容、交管、城管、住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正在研究当晚的检查路线。
在市住建委扬尘治理办公室主任张树刚的印象里,过去检查出土工地更多依靠提前踩点,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效果还不太好。从去年7月开始,市住建委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工地全部安装了视频探头,实现24小时监控、回访、抓拍和自动报警。“视频监控占到了检查工作的八成,节约了90%的人力。”目前,全市1264个大型工地已安装4000余个探头,8月初,出土工地监控系统合并到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线索,联合检查组迅速锁定了大兴区广平大街。“视频显示这附近有几个工地在开工,还有一些渣土车存在苫盖未闭合运行情况。”一位带队负责人解释。
22时47分
手持终端快速分“李逵李鬼”
“快,拦住他们!”在广平大街和金西路交叉口,检查组成员们迅速跳下车,朝路边一字排开的渣土车奔去。看到有检查人员出现,四五辆渣土车迅速启动,在车道上逆行疯狂逃窜。经过一番努力,一辆渣土车被拦截了下来。
这辆车通体红色,顶部没有闭合装置,也没有营运手续,完全是一辆运输渣土的“黑车”。面对质疑,司机闪烁其词。
路边由北京天恒致远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一块工地里,灯火通明,二三十辆渣土车正在排队装土,乍一看,所有车辆都是合乎规定的绿色达标车辆。执法人员迅速掏出一个“大屏手机”,对这些车辆挨个定位。“这是手持终端系统,能够快速查阅车辆数据和信息,也能通过颜色区分渣土车的状态,绿色代表车厢规范密闭,红色代表车厢举升,黄色代表车厢开盖,紫色代表车厢开盖举升,黑色代表车辆保持静止状态。”市市政市容委垃圾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
5分钟不到,比对结果出来,一辆“李鬼”车被揪了出来。这辆车通体绿色,车身高度、长度也和正规车辆一样,但苫盖的密闭方式并非达标的纵向密闭,而是老式的横向,“数据库查不到这辆车。”该负责人说,还有一辆达标车的北斗装置被人为拆除,“车载兼容终端向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自动报警。”
据介绍,今年7月1日起本市已开始实施渣土车积分制,对每辆渣土车实施备案,参照机动车驾驶员违法扣分制,每年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企业将通报约谈,情节严重者将吊销运营资质。另外还定期通报各区县对于出土工地和渣土运营的管理情况。
来源:
关键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icar;合作及投稿请联系:sun@chinaicar.com

责任编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