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专用车细分领域巨头:王浩铭讲述科技创新成就中集圣达因
分享到:
| | 我要举报
这位对汽车情有独钟的知识分子1974年出生在苏州,1997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来到一家国营客车厂,后又到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达因)后便从未离开。从普通的技术员到如今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浩铭见证了圣达因这几年的巨变。“没有研发就没有发展,创新才能步步领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添几分胜算!王浩铭的一席话,道出了圣达因的发展秘诀,也见证了一个技术达人的成长历程。
近日,从张家港在武汉出差的王浩铭接受记者访谈。因为要赶第二天早上的火车,他刚刚搬到汉口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经常出差,这种生活已经习惯了。”他笑着说。

这位对汽车情有独钟的知识分子1974年出生在苏州,1997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来到一家国营客车厂,后又到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达因)后便从未离开。从普通的技术员到如今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浩铭见证了圣达因这几年的巨变。“没有研发就没有发展,创新才能步步领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添几分胜算!王浩铭的一席话,道出了圣达因的发展秘诀,也见证了一个技术达人的成长历程。

造车基础差、底子薄

因为我是苏州人,所以1997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便来到了家乡的一家客车厂,从事客车车身设计、整车新品开发及底盘选配等工作。在这家客车厂,从最初的基础装配学起,一步一步也算掌握和了解了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中巴市场不断的下滑期,因此客车厂的效益逐年下滑。看到企业发展的窘境,很多人都纷纷另谋生路,在这种状况下我也在七年后加入了辞职大军。

我第一次接触圣达因是在电视上,当时它正反复地播放招聘广告。我什么都没想便投了简历,没过多久就收到了面试通知。截至目前我到圣达因已满十周年,但我仍然记得自己当初来面试时看到的圣达因:当时它只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企业。占地不足六十亩、产能仅几千万。相比原来的客车厂,圣达因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都逊色不少。在第一次踏入圣达因的门口时,心里落差很大,我在门口徘徊了足足十多分钟,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顺利通过面试后,我被分到了技术部。当时技术部不到20人,主营业务是压力容器,虽然取得汽车公告资质已有两年,也曾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高真空多层绝热LNG低温液体运输车,但是产品研发还处于摸索阶段。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曾经有一台车,什么手续都办了,但是还是上不了牌,后来才发现公司不知道要办理环保公告。和大多数企业起步一样,圣达因造车可以说是基础差,底子薄,我们在专用车领域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进入圣达因之后,正巧赶上2004年汽车行业两个最主要的标准——GB7258和GB1589的修订,新标准对汽车产品提出了很多新的技术要求,圣达因也因此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新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机遇。当时公司也在筹划延伸产品产业链,打算壮大低温运输车业务,为此成立了专用车研发小组,由我来负责新车型的研发。

尽管圣达因在压力容器有着雄厚的实力,但是新车型的研发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低温运输车那么多品种究竟选择哪款车型研发,这是令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没办法,只好一步步摸索,先走访各个办事处、了解用户的需求。经过反复的论证,我们最终将年度开发目标定为6款半挂车型。

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后,我们便对照新标准要求进行设计、试制,5月份开始研发,9月份三台样车便试制成功,10月份又完成三台。由于新标准实施日期是10月1日,我们已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新车型,所以圣达因在当年就抢占了先机,率先进军市场。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刚开始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后来查找原因才得知在销售环节出了问题。当时销售人员的压力都很大,对车辆不熟悉,面对订单往往缺乏自信。没办法,我们只好给他们做培训,搞互动交流。后来低温车销售的火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05年我们全年售出超过100台的低温液体运输车,而在此之前前三年销售的数字加起来都不到60台。

市场的火爆给予我们很大信心,我们去下面走访时,各个办事处的销售人员都很激动。他们说,圣达因的主业是搞压力容器的,以前他们碰到用户买车都不敢多搭话,生怕因为自己对车辆的不熟悉而影响销售,现在也算慢慢入行了。

在改革中前行
随着新车型的大批入市,由于经验缺乏,没过多久,各种新老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接连收到几个用户的反馈,说早期售出的车子在上高架桥时方向盘不听使唤打滑,撞到了护栏。

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把用户的车拉到厂里每天去研究,从每个零部件开始查。现在想想,当时对专用车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技术团队大多是搞压力容器的,对罐体比较在行,而在设计车子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车子与罐的协调性,车子的重心设计在罐体上,导致牵引车牵引力很小,鞍座受力过小。我们当时连转向轮、驱动轮都很陌生,可以说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后来,我们把罐体和行走机构稍微往前挪了一点就解决了质心问题。)随着在低温装备上优势以及车辆研发上的成熟,我们在2005年又抓住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的机会,大力开发不同底盘不同介质的7种低温车型,同时发展系列化的其他低温半挂车型,开发了当时容积最大的LNG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至2005年末,形成了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涵盖全系列低温介质的车型公告。在低温液体运输车行业已成长为龙头企业。

在此期间,圣达因也迎来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2004年10月15日,正式加盟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得益于集团强大的后台运作,2005年以来,中集圣达因明显加快了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的步伐。虽然成立之初圣达因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2001年注册资本增加到3000万元),但公司舍得在人才和研发上投入。有了资金和人才的支撑,圣达因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2004年刚开始我们只有6个公告,后来随着新品的不断研发,巅峰时期曾有80多个公告,比行业第二名和第三名企业的公告总数都还要多。

从2003年之后,尽管行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圣达因却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面对市场的火爆,圣达因并没有一味的追求产能和产品结构调整,盲目的投资生产线,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有条不紊的发展方针,在产品种类上不断调整。2010年之后,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我们开始逐渐关注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根据车辆的特点、我们的优势以及市场的情况逐一分析,筛选出适合标准化生产的车型,砍掉了不少公告。公告数目从巅峰时期的80多个锐减到40多个。虽然车型有所较少,但是交货期大大缩短,工艺和装配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让技术人员亲自见证创新的魅力
光阴如梭,一眨眼的功夫,我来圣达因已经有十年的光景了。回想这十年的发展,圣达因公司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发展成为国内低温装备制造企业中的佼佼者。期间,见证了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的黄金时代,也目睹了不少同行的兴起、发展乃至最后的衰落。

如果你要问我,十年间推动圣达因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我想除了赶上低温装备和LNG市场火爆外,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圣达因如今在研发领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让创新的因子深深地烙在每个技术员的心中。我们也通过一些项目让每个技术员亲自见证创新的魅力,增强研发的成就感。2006年,通过中集集团我们捕捉到一个信息:国外已经研发出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应变强化,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技术手段,提高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从而可以采用更薄的材料制造低温容器。采用此项技术后,内容器所需不锈钢材料可以节约35%以上,大幅度削减了制作成本,从而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该项技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却因为所使用材料、相关制造法规的差异一直难以得到推广。

应变强化的项目最大优势是可以削减35%的不锈钢耗材,在压力容器领域是个革命性的成果,这在当时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刚开始很多技术人员都对这项技术很怀疑。由于国内外使用材料、相关制造法规差异,国内想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就必须克服相关困难,按照国内材料、法规,重新研究。所以2007年我们便和浙江大学开展相关合作。

那段时间,公司派了大量技术人员前往浙大学习取经,每个周末、节假日几乎都用于技术研究。一个试验罐,对其加压到破裂,有时候需要几天时间,这时候,技术人员需要通宵达旦,随时记录罐体情况。当时正值夏天,车间、试验场所尤其酷热难耐,技术人员吃了不少苦头。从理论分析,到材料选择,再到小容积试验罐,整个过程经历了很多失败。首先,并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用作应变强化,不同成分的不锈钢力学性能差异很大,我们当时备选了多种材料,但是经过对抗拉性能、抗弯性能、抗冲击性能等研究,最终只选出了两种不锈钢材料。随后,又制作了十多台试验罐,并依次对其实施强化,再进行加压爆破。由于直径、长度和壁厚不同,试验罐的特性相差很大,为了得到具体的强度裕度数据,我们都要通过无数次的爆破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9月“圣达因”的应变强化产品正式拿到国家批文,国内应变强化研究成功了!于是在2008年3月,我们便正式召开应变强化产品发布会,并在同年3月正式对外销售应变强化固定贮罐。

技术的革新,可以说给客户真正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也让技术人员看到了技术创新的魅力。应变强化这对整个低温行业而言,是一个颠覆性的冲击,当时不锈钢原材料每吨卖到三万多块钱,节约35%,每个储罐成本能省多少钱!我们出去竞标,同行业看到我们几乎就是直接放弃了。之后,我们把应变强化技术又应用到移动槽车上,对槽车而言,这项技术的意义更为凸显:每辆槽车的总质量都是有限值的,罐体不锈钢材料削减后,意味着车子本身自重轻了,载货能力直接就上了一个台阶。

应变强化这项技术让我们领先行业整整两年。当时(2008年)正值经济危机,国内制造业一片萧条,而我们恰恰凭借这项技术,整体利润不减反增。后来当很多同行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时,我们已经完成了应变强化技术在小型储罐、移动槽车、大容积储罐的应用。产品从早期的个别案例,逐渐发展到系列化、规模化。

目前,这项技术已逐渐取代传统深冷容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应变强化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加气站、槽车以及各类储罐,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几年,我们又陆续研发了不少新项目,逐渐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

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高真空多层绝热LNG低温液体运输车,到国内第一座国产化LNG汽车加气站,再到LNG低温液体运输车七次升级换代刷新容积最大化记录。我们团队在低温液体运输领域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牢牢站稳了国内低温装备行业的领军位置,效益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去年,圣达因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我想,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来源:爱车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icar;合作及投稿请联系:sun@chinaicar.com

责任编辑:孙智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