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可能开启货币贬值潮
分享到:
| | 我要举报
美国是否加息的悬念终于揭晓了。北京时间17日凌晨3点,美联储历史性地决定将基准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0.25%-0.50%,并决定将准备金及超额准备金利率升至0.50%,贴现率也调升1/4点至1.00%。决议将于2015年12月17日正式生效。这是美联储6年来首次加息,意味着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正式进入了加息周期。
关于今后加息的速度,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利率正常化之路将会循序渐进,不会非常迅速的停止再投资。利率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经济数据”。高盛、摩根等主流机构认为,第二次加息最早也只会在3月。对于加息幅度,根据美联储利率预期散点图显示,16年底利率可能达到1.375%。而据路透社近日的调查,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16年底前利率将上涨1%-1.25%,17年底前利率将上涨2.25%。

应该看到,经济步入稳步复苏轨道,一系列经济指标良好,都给美联储此次加息提供了充足理由。特别是12月15日数据显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截至11月总共上涨2%;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连续40周处于30万人以下,这都让美联储的加息更有底气。

加息决定公布后,全球股票市场普遍做出了积极反应。美国股市在消息宣布后立即全线上扬,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1.45%,道琼斯指数上涨1.2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52%。欧洲方面,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涨1.7%,斯托克600银行指数开盘涨2.1%。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6%;法国CAC指数涨2.4%;德国DAX指数涨1.9%。在亚太,周四收盘也普遍上扬,其中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6%,韩国综合股指收盘上涨0.43%,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涨1.46%,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涨1.65%。A股港股今日亦高开高走,沪指涨幅1.70%,恒指涨幅0.52%。而在商品市场,截至美东部时间周三下午3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78%至37.35美元/桶,金价也上涨0.62%至1069.65美元/盎司。

汇率方面,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兑欧元、日元均小幅走高。美元兑欧元小幅上涨0.2%,尾盘时1欧元兑1.0908美元。今天在岸人民币则十连跌,创下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以来最长连跌纪录,离岸人民币跌近300点。截止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4837,刷新四年半新低,较昨日收盘价跌逾100点。人民币中间价继续下调,报6.4757,昨日(16日)中间价报6.4626。两岸价差进一步扩大。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初步反应平稳,与此次加息符合预期有关。实际上,美联储此次是推迟加息,过去被美元的外溢性约束住了,导致加息一拖再拖。实际上,对市场最大的震动不是美联储加息,而是美联储突然停步,在某一个时间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这个时候全球资本市场的节奏就乱了。

但应该看到,美国步入加息通道后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加息肯定不利于油价,美元走强会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其次,美国企业债市场之前从持续的低息环境获利,加息会使得高风险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垃圾债”将遭到抛售。此外,欧洲和日本的日子可能更加难过,特别是欧洲在美国加息后就更留不住资金了。更严重的是,美国加息将严重冲击新兴市场货币。今年新兴市场货币普遍疲软,美联储加息后资金将加速流出新兴市场。不仅如此,国际清算银行(BIS)估计,新兴市场已经累积了高达23.5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务,这把“悬顶之剑”将随着美联储加息落下,新兴市场货币将再遭打击。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美国加息还可能迫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转而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开启汇率竞贬潮。事实上,一些经济体已经做出了反应。上周,中国央行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试图淡化对美元的钉住,转向参考一揽子货币,为进一步贬值留下了空间。阿根廷则在美联储加息后立刻宣布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货币自由浮动,用人民币外储换美元。美联储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也采取相应行动,将基准利率由此前的0.5%升至0.75%,这是香港金管局近7年来首次加息。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预计,资金将从港元缓慢流走。

此外,美国加息将给中国国内经济和百姓带来的影响,也不可掉以轻心。一是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14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平均6.16,而今年已跌到将近6.5。国际机构普遍预计,16年人民币汇率将下滑至7.0左右。人民币如果持续贬值,也可能引发亚洲及其他地区货币竞相贬值。二是资本外流。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向市场投放了巨额美元,投资者借入低成本美元后再投资于大宗商品或其他国家主权债券市场,其中进入中国的游资规模也很大。美联储加息后,中美之间利差收窄,资本外流风险不可避免会上升,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将很大。三是资本外流对国内股票市场不利。1994年以来的美国三轮紧缩中,上证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1个月内都是下跌的。这个历史经验,值得关注。四是对资金外流引发的流动性短缺,将给国内负债率较高的机构和企业带来麻烦,国内存在债务失衡的风险。五是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石油价格继续下跌,美国垃圾债券违约数量可能大幅上升并引发全球债券市场动荡,无疑将加大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

来源:搜狐新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icar;合作及投稿请联系:sun@chinaicar.com

责任编辑:雨线下的足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