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生产资质让汽车市场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
分享到:
| | 我要举报
规范市场、破除“壳资源”寻租土壤的最好办法,不是加速“僵尸车企”的退出,而是彻底放开生产资质。行不行市场会检验,未必要政府判断谁行谁不行。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应该让那些活不下去的企业自动被市场淘汰,而不是单纯地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
“僵尸车企”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形成逆淘汰机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扰乱市场秩序。因而,退出机制呼声四起,政府也加快其推进步伐。
 
规范市场、破除“壳资源”寻租土壤的最好办法,不是加速“僵尸车企”的退出,而是彻底放开生产资质。行不行市场会检验,未必要政府判断谁行谁不行。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应该让那些活不下去的企业自动被市场淘汰,而不是单纯地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
 
中国汽车合资30多年,六大汽车集团大部分利润、销量和主要技术还是倚靠合资企业,大集团动辄坐拥数百万辆的销量,但其自主品牌发展却不如体量较小的吉利、长城等企业。中国汽车企业要由大到强,最重要的不是提升集中度,而是要有核心技术,要有创造力。开放市场准入资质,让市场活起来,中国汽车才会更有生命力。制度的枷锁无疑会扼杀新生的机会、扼杀创造力。比如美国如果也设置生产准入机制,就不会有特斯拉的诞生。当前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正热,汽车对其他行业企业充满了巨大诱惑和挑战。如此环境,需要一个更开放的造车环境。
 
政府政策可以轻松地清理浑水摸鱼的“僵尸企业”,但想要建立汽车强国,更迫切的是,顶层设计需要让汽车行业处于一个更开放、更公平竞争、更有生命力的环境。
来源:中国汽车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icar;合作及投稿请联系:sun@chinaicar.com

责任编辑:孙智能
热点排行